一、萜类化合物概述萜类化合物 (Terpenoids)是所有异戊二烯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4] 。萜类化合物中的烃类常单独称为萜烯。萜类化合物除以萜烯的形式存在外,还以各种含氧衍生物的形式存在,包括醇、醛、羧酸、酮、酯类以及甙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估计有1 万种以上 ,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萜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以异戊二烯为基本单位的,因此其分类依据主要是以异戊二烯单位数目的不同为标准来进行。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5H8)n(n ≥ 2),含有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倍半萜,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则称为二萜 (图 1),以此类推 [4] 。倍半萜约有7 000 多种 ,是萜类化合物中最大的一类[5] 。二萜类以上的也称“高萜类化合物”,一般不具挥发性[6] 。此外 ,有的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不同的碳环数,因此又进一步区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等。其中,单萜和倍半萜及其简单含氧衍生物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而二萜是形成树脂的主要成分,三萜则以皂甙的形式广泛存在。萜 类化 合物在 植物 界中普 遍存 在 [4] 。常 见含 萜类 化合 物的植 物类 群有 : 蔷 薇科(Rosaceae)、藜 科 (Chenopodiaceae)、天南星科(Araceae) 、毛茛科(Ranunculaceae)、萝 科(Asclepi-adaceae)、莎草科 (Cyperaceae)、禾本科 (Gramineae)、柏科 (Cu-pressaceae)、杜鹃科(Ericaceae)、木犀科 (Oleaceae)、木兰科 (Magnoliaceae)、樟科 (Lauraceae)、胡椒科 (Piperaceae)、马鞭草科 (Verbenaceae)、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芸香科 (Ru-taceae)、唇形科 (Labiatae) 、菊科 (Compositae)、松科 (Pinaceae)、伞形科 (Umbelliferae) 、桃金娘科 (Myrtaceae) 等[7] 。1陈晓亚 ,叶和春 .植物次生代谢及其调控.见:李承森主编 .植物学进展 (第一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93~304 2杜近义 ,胡国赋 ,秦际威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意义.生学杂志 ,1999,16(5):9~10 3陈晓亚 ,刘培 .植物次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生命学 ,1996,8(2): 8~9 4肖崇厚主编 .中药化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3~37 5Bohlmann J, Gilbert MG, Rodney C. Plant terpenoid synthas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Proc Nati Acad Sci,1998,95(8):4126~4133 6Langenheim J H. Plant r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