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教学设计)李白【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句式、及其寓意(知识)2.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能力)3.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的诗人(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从诗歌的朗诵入手, 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2、诵读、体会探究本诗情感主旨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二、教学难点: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4、多媒体影音一、导入:经典再现,走近诗人(多媒体播放---《唐之韵 —— 一代诗仙》)《蜀道难》是诗人用奇特的思想、大胆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的铸就的精华。诗评家殷璠称本诗为 “奇之又奇, 然自骚人以还, 鲜有此调也 ”。究竟这首诗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共同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二、朗读吟诵,感受奇语(ppt 展示)1、[ 活动] 下面先请大家听一遍著名播音员方明老师的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格2、[ 活动] 生模仿诵读3、[ 提问] 通过诵读和听读,你感受到这首诗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奇特”“奇”语 ——三四五七言混合用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句式句法推陈出新4、[ 活动] 自由诵读整体感知,理解文意5、 [提问] 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感受主旨句反复出现及其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明确 ] 噫吁嚱 (x ī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 ī )嗟6 、 [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学生讨论。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 “噫吁”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 极言蜀道高峻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 “蜀道之难 ”,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 ”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能使红润的脸色枯萎,应读出害怕的感情,声音也应该越来越低沉,它主要表现蜀道之险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 有深沉的慨叹意 “侧身西望”后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