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前“去小学化”让孩子更爱学习】2024 年,"去小学化"成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年度热词"。年中,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法律规范进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强调"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实际上,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一直是上海教育的坚持。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建设,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俗称"零起点""等第制"),整治校外培训市场秩序,严格法律规范义务教育入学招生等"组合拳",在深化推动素养教育的同时,也在缓解社会和家庭的焦虑情绪。 第 1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明确学前认知出发点 尊重身心进展规律 "学前教育有培育目标,要坚持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来源,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强调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学前教育讨论所所长、原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谈及幼儿园"去小学化",着重提到了"规律"。 郭宗莉说,学前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所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止是身体发育,也有心理的进展。在幼儿园这个阶段,脑科学的讨论成果揭示,3 到 8 岁的儿童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历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全脑的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育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对于儿童形成专注、独立、具有坚持性的主动学习的品质非常有益。 第 2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教育部于 2024 年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简称《进展指南》),为我国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郭宗莉认为,《进展指南》明确了学前教育培育孩子的目标,通过哪些途径来培育,以及幼儿园的孩子在升入小学之前该具备怎样的行为和能力表现。幼儿园教育应当根据《进展指南》来设计内容,但内容必须是来自于儿童生活,与儿童的经验直接关联。 "我们老师不能抽象地告诉孩子 3+1 等于几,这违反了幼儿成长规律,因为孩子是在生活中接收数量信息。数量信息如何与孩子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就需要幼儿园来设计活动。"郭宗莉说,"幼儿是天生要学习的,这种学习一定要和具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郭宗莉表示,幼儿园时期就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