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

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_第1页
1/6
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_第2页
2/6
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 相关链接: 黎巴嫩,面积一万平方公里,区区 400 万人口,就是这样一个还不如郑州人口多的国家,却拥有 5 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遗产,包容了五彩缤纷的文化、宗教、历史和自然景致,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旅游氛围,被誉为中东“万花筒”。也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国家,从 1982 年开始,和以色列连续打了20 余年仗,双方损失惨重。战争逐步升级,到处充满了血腥。 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作为文化部外派的外交官,28 岁的万铤先后在驻约旦使馆、驻伊拉克使馆、驻阿富汗使馆和驻黎巴嫩使馆等使馆工作。由于这些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处于国际热点的中东地区,在使馆文化处工作的万铤,核心任务是推动和驻在国的双边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新闻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使馆里普遍都有便利的通讯、卫星电视系统,可以方便地与国内家人联系 ,看国内的电视。作为外交官,他们被称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他们有严格的纪律,比如有严格的请假、销假制度,在一些比较敏感的时间甚至不能随意外出。因此,除了枪炮声和恶劣环境,万铤最大的苦恼就是生活空间狭小,精神压力大。平常,他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大楼里,这种由行动不便造成的压抑一般人很难体会到。子弹和炮弹使人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无法松弛,这让万铤常常失眠。 在约旦期间,正值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发动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海湾战争。当时的约旦成了连接伊拉克和外界的唯一通道,大批新闻媒体驻扎在约旦首都安曼,而万铤作为使馆新闻方面的负责人,则负责这些记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名大陆和港台记者在约旦。当中国驻伊拉克使馆撤离到约旦时,万铤的手机几乎被记者们打爆了。原因是由于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为了等国内某媒体记者,在边境耽搁了五六个小时,而通讯系统又联系不上,迟迟没有准确消息。记者们生怕错过了中国驻伊拉克使馆顺利撤离的画面,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此不得不屡次和万铤联系,有的记者甚至还不放心,在驻约旦使馆门口苦等了整整一夜。万铤自然也得和他们“同甘共苦”。 而在黎巴嫩与以色列爆发的战争中,由于事出突然,不少中资公司工作人员还滞留在黎巴嫩,无法及时撤离,使馆组成了护送小组,分批把华人华侨、中资公司工作人员送出黎巴嫩。刚刚开战不久,万铤护送几十名中国侨民到叙利亚,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上由于中国公司的一名厨师工作签证到期,万铤和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位中国外交官在海外的战区生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