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导入 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使老师教与学的效果相得益彰,而且能使孩子终身受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我们的孩子还处在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因而引导和修正孩子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显重要。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的家长经常会有一些困惑和遗憾,为什么家长教育孩子有许多无奈?我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无方——无力——无路——无能——无果——无奈,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因为不懂所以无方;因为不才所以无力;因为不思所以无路;因为不学所以无能;因为不行所以无果;因为无果所以无奈。 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自觉呢?孩子学习就像给我学似的。只要我不坐在身边,写作业就特别慢,时不时地搞些小动作。为此,每天晚饭后,我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坐到书桌前,监督孩子做作业,结果弄得我和孩子都很疲劳„„”这的确是活生生存在的。到底怎么做可以把我们和孩子都解放出来呢? 二、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 我们现在来看看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入哪些误区。 (一)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容易走入的误区 复备栏 1 、包办代替 孩子入学了,家长帮孩子抓好学习,这是正常的事,每位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会这样做的。我时常接到我们班学生家长的电话,是孩子的父母打电话问作业布置情况。家长们会向我抱怨:“我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还不写呢,每天都要磨蹭到十点多,有时到十一点。”据我所知,家长一直在陪读,孩子题不会家长帮忙做,孩子的作业着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正是因为家长的包办,让孩子变得依赖,变得不负责,变得失去了动力——我不学妈妈着急,会替我想办法,我用不着费劲地学!于是,孩子学习越来越不主动,家长只好越帮越多,帮孩子问作业,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检查,还要为孩子收拾书包„„,就这样,上学学习几乎变成了父母的事情。 大家也许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我们中国的教育家和日本的教育家在我们中国举办的一次夏令营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五公里徒步走,孩子的后面有一辆大客车,如果谁走不下来,可以无条件上后面的大客车。开始倒还顺利,走到中途天气突变又刮风又下雨。有的孩子就坚持不住了,陆陆续续上了后面的大客车。好不容易到了终点,当家长们打开大客车的车门,从车上下来的全都是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日本的孩子。每一个日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