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危急值中国专家共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国心电学会危急值专家工作组2017回顾与溯源1972年美国Lundber教授提出,当临床医学的各种检验结果落入危急值报告范围时,必须进行紧急报告,该建议发表在《美国医学实验观察者》杂志。最初这一概念及报告制度仅用于临床检验科,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步推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临床其他辅助科室,其中包括心电图的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指因患者检验和检查值结果明显异常,若不紧急处理,这些异常有可能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危急值报告制度经过多个国家的临床实践,至今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与应用。近年来,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正逐渐受到重视与应用。我国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很多专家的呼吁倡导下正在起步并逐渐形成制度。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的形成《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的专家工作组由全国13位心电学和临床专家组成,专家工作组对2017年厦门、301医院、浙江省、山西省、辽宁省等起草及施行的《心电图危急值标准》进行了反复充分的讨论。随后专家工作组本着“简单明了、实用易记”的原则,整合为“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其他”等四部分内容提出危急值及建议,最终形成《心电图危急值2017年中国专家共识》,促进和指导各级心电图工作者的应用与总结。制定心电图危急值基于三个理念1.力争全面:凡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健康与生命的危急值尽量包涵在内。2.便于记忆:心电图各种危急值既有交叉又可能重复出现,为便于临床医生及心电图医生的记忆,提出的危急值尽可能简化,避免重复,利于实际操作。3.减少负荷:为减少医院相关人员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本次专家共识对心电图危急值进行了反复论证,因考虑到临床实际工作量,对相对安全、发生危急情况概率较低的心电图值未列入本专家共识的危急值范围。心电图危急值定义心电图记录到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会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的心电图表现。急危心电图分类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危急值严重快速心律失常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其他一.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首次发现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2.首次发现疑似各种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3.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注意与以往心电图及临床病史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诊断标准ST段抬高所有导联(除V2-V3导联外)抬高≥0.1mV男:V2-V3导联抬高≥0.2mV(小于40岁≥0.25mV)女:V2-V3导联抬高≥0.15mVST段压低和T波改变两个相邻导联上新出现水平或下斜型ST段压低≥0.05mV两个相邻的R波为主(R/S比值>1)导联上T波倒置≥0.1mV再梗死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出现再次抬高>0.1mV或新出现病理性Q波,尤其是当伴随缺血症状持续20min或更长时间时,应考虑再梗死。ThygesenK.etal.JAmCollCardiol.2012;60(16):1581-98.ST段弓背上抬恶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二.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心室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50bpm,持续时间≥30s或持续时间不足30s伴血流动力学障碍。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4.各种类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00bpm。5.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最短RR间期≤250ms。心室率为150次/min,QRS时限>0.12ms,有继发性ST段压低,T波倒置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临床表现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临床症状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及持续时间<30秒症状不明显;>30秒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现象心电图特征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s,ST-T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min,心律规整,也可不匀齐室房分离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ECG:T波宽大,QTc540ms,频发室早,室早R-on-T诱发多形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多形性室速与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临床表现多形性VT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