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法思考题和习题1、红外光区是如何划分的?写出相应的能级跃迁类型.区域名称波长(pm)波数(cm-1)能级跃迁类型近红外区泛频区0.75-2.513158-4000OH、NH、CH 键的倍频吸收中红外区基本振动区2.5-254000-400分子振动,伴随转动远红外区分子转动区25-300400-10分子转动2、红外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IRUV起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外层价电子能级及振动、转动能级跃迁适用所有红外吸收的化合物具 n-n*、n-n*跃迁有机化合物特征性特征性强简单、特征性不强光谱描述透光率为纵坐标,波数为横坐标吸光度或透光率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用途鉴定化合物类别、鉴定官能团、推测结构定量、推测有机物共轭骨架红外光谱仪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主要部件上的不同。IRUV光源Nernst 灯和硅碳棒紫外区使用氘灯,可见区使用钨灯单色器Michelson 干涉仪或光栅棱镜或光栅吸收池盐窗做成的气体池或液体池紫外区须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区用石英或玻璃比色皿检测器真空热电偶、热电型或光电导型检测器光电倍增管3.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 辐射应具有使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即必须服从 VL=ZV(2) 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即振动过程△卩工 0;4. 何为红外非活性振动?有对称结构分子中,有些振动过程中分子的偶极矩变化等于零,不显示红外吸收,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5、何为振动自由度?为何基本振动吸收峰数有时会少于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是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即分子的独立振动数。对于非直线型分子,分子基本振动数为 3n-6。而对于直线型分子,分子基本振动数为 3n-5。振动吸收峰数有时会少于振动自由度其原因可能为:分子对称,振动过程无偶极矩变化的红外非活性活性。两个或多个振动的能量相同时,产生简并。吸收强度很低时无法检测。振动能对应的吸收波长不在中红外区。6.基频峰的分布规律有哪些?(1)折合质量越小,伸缩振动频率越高(2)折合质量相同的基团,伸缩力常数越大,伸缩振动基频峰的频率越高。(3)同一基团,一般 v>卩>y7. 举例说明为何共轭效应的存在常使一些基团的振动频率降低。共轭效应的存在,常使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由于羰基与苯环共轭,其冗电子的离域增大,使羰基的双键性减弱,伸缩力常数减小,故羰基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其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以脂肪酮与芳香酮比较便可说明。旳 4Q(y-Q1715cm-116S5cm116S5cm]1660mi18. 如何利用红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