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普优APS 5.0发布:助力工业4.0智能工厂建设 (一)智能工厂建设核心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作为智能工厂,在生产过程应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可视化、精益化的同时,产品检测、质量检验和分析、生产物流等环节也应当与生产过程实现闭环集成,工厂的多个车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准时配送、协同作业。一些离散制造企业也建立了类似流程制造企业那样的生产计划指挥中心,对整个工厂进行生产计划的指挥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发异常问题,这也是智能工厂的重要标志。 智能工厂的建设核心必须依赖无缝集成的信息系统支撑,主要包括 PLM、ERP、CRM、SCM 和 MES 等五大核心系统。大型企业的智能工厂需要应用 ERP 系统制定主生产计划(Produ ction planning),并由 APS(高级生产计划排程系统)根据工厂的有限产能,考虑多种生产约束条件,进行精细化的排产(Produ ction schedu ling)。 随着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APS 智能计划排产成了中国制造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 APS 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和系统整合集成优化(如下图所示),实现最优化的排程,通过合理的计划排程,实现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运作,实现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无缝衔接。 (二)制造企业困境 大多数企业目前已经或正在推行ERP、MES 系统,在计划层面和生产执行管控上已经完成了信息化管理工作。但是需求计划与生产执行的脱节,使得企业产能需求预估与实际产能差异大、需求与计划排配的不合理、计划与执行过程的不协调等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缺乏整体系统进行分析、监控、追溯。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客户对交期日趋严格;如何用更少的人,更短的时间,更少的库存,做出更多的产品, 成为企业考虑的重点。尤其是排产工作作为“制造开始的源头”,其科学性、高效性、灵活性和共享性,成为了日益突出的问题。 1)管理层:需要实时掌握产能需求预估与实际产能的差异、需求与计划的排配的合理性、计划与执行过程的协调性,目前缺乏整体系统进行分析、监控、追溯。 2)跟单员:跟单员希望通过系统实时了解各客户的订单计划情况、生产进度情况、产能情况等。目前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跟单员无法实时了解相关情况,很难准确答复客户进度、无法有效地承诺客户交期。跟单员与计划、采购等跨部门协作、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