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_第1页
1/9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_第2页
2/9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_第3页
3/9
1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冶铜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为后来的金属铸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春秋晚期到战国,在中国广大的地区,并存有布币、刀币、圜钱和铜仿贝四大货币体系。这一段历史至秦始皇统一货币,历经约三百余年。流行于魏、晋、韩、赵、燕(部分)等中原广大地区,地望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全部,陕西省大部,山西省中北部等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地区。布币的形状源于生产农具中的铁铲,古代称这种铁铲叫鎛。鎛与布读音相近,加上后人认为钱这种东西无脚走天下,到处流布,所以就专叫布币了。存在决定意识,因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货币的形态也取像于农具了。 布币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是空首布,即“铲”的头部是中空的,仍然可以纳柄,就象现代的铁锹可以插入木柄一样。晚期的布币已经没有中空的首,变成扁平,称平首布。外形也小了许多,平首布使用起来比空首布就方便多了,也节省了资源。这是历史的进步。 2 3 各地区的空首布、平首布大小形制不尽相同。空首布有大中小数种,从布币的肩来分,有平肩的,也有斜肩的,还有耸肩的。从布币的足来分,有方足、圆足、尖足等数种。有的无文字,有的有文字。有文字的从单字到多字都有。从计量单位上分,有以“朱”(铢)为计量单位的,有以“两”为计量单位的,有以“釿”为计量单位的。有以“寽”为计量单位的。如果单看形状,还有的平首布币既不像圆足布,也不像尖足布和方足布。钱币界称其为异形布。 战国晚期楚国还铸行一种大布,布上文字为“殊布当釿”。体形大,钱币界称为楚大布。同时其还有一种小形的,面文“四布”,背文“当釿”。应是大布的辅币,均十分少见。 4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孔布”,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 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朱”计重。大布通长 5.5 厘米,重 8 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 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上?、下?阳、平台、?与、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1983 年山西朔县又出土一枚仅见的“宋子”,计约15 种左右。三孔布考证有三种观点:1.三孔布以朱两计重系秦制,当为秦铸;2.形制雷同赵圆足布,出土均在赵故地,是为赵币;3.战国末年秦占赵后赵地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货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