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姚月婷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本节重点讲述了七个问题,分别是老子和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及主要学派;《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 (二)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后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教学重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诗经》,屈原和《离骚》;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山 海 经》;《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 鹊 。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 的评 价 ;对某 些 自 然 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目 标 与解析 (一)目 标 1、 了解老子和道 家学派;掌 握 孔子及其在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2、 理解并 掌 握 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及其代表 人 物、著作、思想主张 ); 3、 掌 握 《诗经》和屈原; 4、 了解以 孟子和庄子为 代表 的散文; 5、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帛 画 、青 铜 器 、音 乐 等); 6、 掌 握 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名医扁 鹊 和中医四 诊 法 (二)解析 1、用 “一定 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 时期的社 会 政 治 和经济 的反 映 ”的原理来引 导 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 荣 的历 史条 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 会 生产力 获 得 了很 大的发 展 ,铁 器 的使 用 和推 广 是这 个时期生产力 发 展 的重要标 志 ,随 着 生产工 具的改 进、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获 得 了很 大的发 展 ,这 就为 文化的发展 提供 了物质 基 础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 奴 隶 制 向 封 建 制 转 变 的社 会 大变 革 时期,随 着 奴 隶 制 的瓦 解和封 建 制 的形 成,封 建 地主阶 级 逐 步 掌 握 了政 权 ,阶 级 关 系 发生巨 大变 化,新 旧 势 力 剧 烈 斗 争,从 而 促 进了学术思想的活 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