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_第1页
1/13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_第2页
2/13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_第3页
3/13
1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2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 本次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晋公子重耳之亡》为例,了解《左传》的文学特点。 * 重点:《晋公子重耳之亡》篇的文学特点(人物形象塑造特点与写作技巧)。 # 难点:《左传》的文学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晋公子重耳之亡》篇的文学特点(人物形象塑造特点与写作技巧); 二、了解《左传》的文学特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作业: 一、自主选择阅读《左传》的其他著名篇章。 讨论: 一、 如何看待史书《左传》的文学性? 参考资料: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6 年 6 月第一版)等。 2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一、关于《左传》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亦有《春秋古文》、《左氏》、《春秋内传》等名称,乃是阐发《春秋经》大意之作。 所载史事虽均始于鲁隐公元年(B.C.722年),但《左传》断限不同《春秋》、《公羊》、《谷梁》,后三者止于获麟(鲁哀公十四年,B.C.481年),然《左传》古经终于鲁哀公十六年夏“孔子卒”,而今所见之传文则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 就经学看来,《左传》为阐发《春秋》微言大义而作,所以依经立传、引经释义,并推崇经文,阐绎《春秋》书法,其中多以史事直陈而见《春秋》大义,亦也不能忽略其史书性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左传》有着叙事能力有着惊人的发展,将纷杂多变的歷史事件,有条不紊的记述。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其外交辞令亦相当精彩,精炼严密而有力。且记叙歷史事件与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常有细緻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像,为其显着的文学因素。 二、关于《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自孔子论史记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从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叶梦得认为《左传》的作者“殆战国周秦之之间人无疑也”。 清代今文经学家,以为《左传》乃刘歆伪作。 目前资料,无法充分说明《左传》作者身份,所以仍归于传统说法,视为鲁君子左丘明所作。 以其言鲁为“我”、文字质朴非类战国时文故,推论其人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