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我是一片即将飘零的枯叶,但我并不孤单,并不失意,面对着日夜依附的大树,我放声歌唱。生命原本就是美丽的,何必在意是否短暂。前言图片前言前言贫血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原则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地区正常值下限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一、贫血的定义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一般定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5×1012/L,血细胞比容<0.4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4.0×1012/L,血细胞比容<0.37。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定为: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比容<0.30。一、贫血的定义2.1、按形态学分类类型MCV(fl)MCH(pg)MCHC(%)大细胞性贫血>100>3232-35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6-3232-3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632-3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6<32二、贫血的分类2.2、按贫血的程度分类国内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90g/L)中度(Hb60-90g/L)重度(Hb30-60g/L)极重度(Hb<30g/L)二、贫血的分类大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贫血-病例小细胞贫血贫血-病例正细胞贫血贫血-病例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1、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造血调节异常,如慢性病贫血;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3.2、红细胞破坏过多1)、RBC内在缺陷膜异常所致PNH、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陷所致G6PD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Hb异常所致血红蛋白病、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2)、RBC外因素免疫性溶贫、其他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所致贫血、机械性溶贫、脾亢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3、失血性贫血,分急性和慢性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四、贫血的临床表现除引起贫血的疾病的表现外,贫血本身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因素:①血液携氧能力的降低情况;②总血容量改变的程度;③上述两种因素发生发展的速率和呼吸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4.1、皮肤粘膜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1、皮肤粘膜舌炎嘴角炎反甲严重时呈光滑舌。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2、呼吸循环系统严重贫血可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代偿性心跳和呼吸加快;长期严重的贫血可引起高动力学心力衰竭,伴以水钠潴留、水肿,甚至出现腹水;心脏杂音是贫血常伴有的体征。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3、神经肌肉系统①脑缺氧:严重贫血常有头痛、头晕、耳鸣、晕厥、视觉盲点、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表现。②肌肉组织缺氧:肌肉无力和易疲劳。③感觉异常是恶性贫血的常见症状。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4、消化系统①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②舌炎和舌乳头萎缩;③口腔粘膜炎或疼痛性溃疡;④吞咽困难。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5、泌尿生殖系统①多尿和低比重尿。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②育龄期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减少或闭经;③性功能减退。四、贫血的临床表现4.6、其他①贫血患者有时伴低热,如无病因可寻,则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高有关。若体温超过38.5℃,则应查找致热病因如感染等。②溶血性贫血伴有黄疸,其特点是尿中无胆汁代谢产物。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可伴有腹痛、腰痛和发热。四、贫血的临床表现五、贫血的实验室检查5.1、血常规检查:Hb、RBC、MCV、MCHC、MCH、WBC、PLT单纯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其他二系统(细胞)改变不大或正常,见于:1.缺铁性贫血;2.溶血性贫血(但PNH可有三系细胞下降)3.急性失血性贫血;4.大多数继发性贫血;5.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1.再生障碍性贫血;2.急性白血病;3.巨幼细胞性贫血;4.脾功能亢进;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6.骨髓被浸润或代替:①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②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③实体瘤骨髓转移;④骨髓纤维化。7.红斑狼疮;255.2、网织红细胞(Ret)检查:成人0.005~0.015(0.5%~1.5%)(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24~84×109/L)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