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儿童美术课的一些思考与设计关于儿童美术课的一些思考与设计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进展。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制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制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制造能力,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近年来,许多家长同意送孩子去美术班学习,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美术对儿童智力早期开发所占的比重。但假如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美术老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舞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 在我从事儿童美术教学的几年中,我发现儿童美术教学逐渐变得单调与程式化,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些片面的局限于一幅画造型是否准确,涂色是否均匀,而渐渐忽视了孩子们学习绘画时的兴趣,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的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新。实际上,有些变形、夸张的儿童作品往往是儿童自己直觉经验的体现,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产物。作为老师,在辅导中应遵循儿童身心进展规律,结合实际在绘画技能方面适当地加强指导和训练,进而完成儿童在艺术表现中的感性上的审美体验,丰富和强化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意识,这样无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儿童自己的创作,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我感到随着近年来孩子们校内课业负担的不断加重,校外教育应该变成一个孩子们放松身心的机构,假如还像在学校里那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无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乐趣与兴趣,它就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与总结,我认为作为一名校外美术老师,课程安排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课程安排要有可实施性,有些课程就本身来讲比较有趣味性,但是实施时是否可行,老师要仔细的思考,例如:版画雕刻,它涉及到的工具有雕刻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木版等,作品完成效果非常好,但是由于材料的特别性就决定了儿童接触是有一些危险性的,例如这样的特别课程就要受孩子年龄与动手能力的限制,不可以盲目开课。其次,一幅画的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自信心与家长的认可度,作为校外培训,有一定的特别性,老师在安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