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论语六则》教学设计《论语六则》教学设计本文是六则语录性的文言文。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 ?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读读、背背、议议中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格言等。同时通过对内容的探究, 让学生从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 教法学法 ] 本文短小精悍,拟通过通读感知、品读赏析、创读拓展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读、探究中获得知识,得到启示。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 导人新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 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 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 简介孔子和《论语》1?(学生之间交流 ) 把你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2? (1) 介绍孔子。孔子 ( 前 551 一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 ) 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 介绍《论语八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 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I? 学生齐读课文 ; 2?学生朗读课文。 (1) 齐读,散读 ; 个人读。 (2) 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3) 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3?讨论、质疑、析疑。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词、句,供学生探究。如(1)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同\\\'悦。,愉快 ) 0 人不知而不愠 ( 恼恨, ) 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不解 ; 殆,这里是 \\\'学业陷入困境 \\\'的意思 ) 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认为可耻 ) 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厌,满足 ; 诲,教导 ) 0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好的) 又如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0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