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留守儿童的思索 关于留守儿童的思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外出打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打工者的队伍更是越来越庞大。这批打工一族,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忙碌着,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带着孩子极为不便,大部分人选择把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于是,花朵一样的孩子群体中,诞生了一个特别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了 5800 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 79.7%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1.3%的孩子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本该幸福、欢乐的童年生活,因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关爱让这群孩子变得孤僻、寂寞、怪异,有的小小年纪就辍学外出,有的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有的误入歧途失去自由甚至宝贵的生命。心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地思索,如何让他们能健康,欢乐的成长。 一、关于留守儿童的几点思考 (一)留:留下孩子,迫不得已,无奈之举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把幼小的孩子留下,许多父母是千不情、万不愿的 。可如今,仅靠守着几块薄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能满足全家人不菲的开支,加之对城市的向往,许许多多年轻的父母选择了走向城市。怎奈,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打工一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带上孩子,你有时间和精力来照料他吗?当然没有,不如留在老家 。再说,带上孩子,就面临着要在城里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等,城里的学校,门坎高、费用高,进不了,也负担不起。时间、经济、精力,三重压力,迫不得已,只好将孩子留下。 (二)守:守住孩子,艰辛无比,力不从心 留守在家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由年迈的老人负责,他们不仅要带孩子,每天还有繁重的农活要做,这是何等的艰辛。这批老人,多半出生在四五十年代,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由于历史原因,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知识少,认为只要不饿着、不冻着就行了。隔代管理,有的特别溺爱、娇惯,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有的想管,却又找不着方法,沿袭老传统“黄金条子出好人”,忽视了思想上的疏导和教育。还有一部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的,要管自己的,哪还有心思去管理、教育别人的孩子,能保证日常生活就很不错,而且他们认为“别人的孩子,不敢管,弄不好会记恨你一辈子”,管严了,弄不好人家大人还不兴奋,于是就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