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教天书 秘密文字

道教天书 秘密文字_第1页
1/6
道教天书 秘密文字_第2页
2/6
道教天书 秘密文字_第3页
3/6
道教天书神秘文字田至鹤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 年一 144 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法看懂。那些文字,有些就是巴蜀文字的遗存,被道教人士接受过来。《华阳国志•南中志》提到一种“夷经”,记载有西南民族的熟语,任乃强先生作注时谈起:晋代“有一批方士,保存了‘旛信书'和缮写符篆印篆时用的符号,在西南区秘密传写。”① 由于道教文化的特色是兼收并蓄,因此濒于失传的巴蜀文字,在汉晋六朝时期,终于在秘文、符篆、道印中保存了下来。宋张君房所辑《云岌七签》卷七,有一段专述道教文字“八显”,也就是八种字体:“一曰天书,‘八会'是也。二曰神书,云篆是也。三曰地书,龙凤之象也。四曰内书,龟龙鱼鸟所吐者也。五曰外书,鳞甲毛羽所载也。六曰鬼书,杂体微昧,非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书,草艺云篆是也。八曰戎夷书,类于昆虫者也。”张君房解释说:“此六文(指前 6 种)八体,或今字同古,或古字同今,符彩交加,共为一法,合为一用,故同异无定也。”所说后两种,“中夏书”应该就是汉字;“戎夷书”则当包括巴蜀文字在内。较早的道教神秘文字,当推成于东汉的《太平经》卷一百四至一百七所载“复文”,字数超过 2100,无法释读。其中少数与汉字大致相同,多数是几个汉字及其偏旁的重叠;如 6 个“天”字堆在一起,两个“道”字和两个“手”字叠在一起等等。有个别形状怪异,也可能取自巴蜀文字。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提到圈中最受重视的《三皇内文》;《三洞品格》则称《三皇文》,共有 3 卷,“诸名山石室皆不具足,独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现存《三皇文》与“复文”有相同特征,但字体偏于篆体。这些大概便是“天书”了。存于《道藏•度人经》中的道教文字,则保存了不少“云篆”。此经的优点是:有楷书汉字与之相对照,使人全部能识其字;可以看出,有些字很可能就是巴蜀文字遗存。道教符篆和山岳“真形图”,属于文字与图画的揉合,那些神秘文字的根源更加复杂,不易梳理。有无巴蜀文字因素,也很难说。二、道教碑刻疑为巴蜀文字成分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录了湖南衡山云密峰岩石上的“禹碑”,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刻。因其位置隐蔽,很难寻觅,唐代韩愈刘禹锡等人都曾作过探访,皆未得见。宋嘉定年间(1208 年-1224年)有蜀士请樵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道教天书 秘密文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