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三质粒 DNA的酶切鉴定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2、学习酶解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的关键工具3、进一步熟练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二、实验原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工具酶,这类酶的特点是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异性核酸序列,并能在这个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内切断DNA双链,形成一定长度和顺序的DNA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体外剪切基因片段的重要工具,与核酸聚合酶、连接酶以及末端修饰酶等一起称为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仅是DNA重组中重要的工具,而且还可以用于基因组酶切图谱的鉴定。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限制与修饰系统是细胞的一种防卫手段。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能够切割 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它们以此来限制外源DNA存在于自身细胞内,但合成这种酶的细胞自身的 DNA不受影响,因为这种细胞还合成了一种修饰酶,对自身的DNA进行了修饰,限制性酶对修饰过的DNA不能起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类型及特性按限制酶的组成、与修饰酶活性关系以及切断核酸的情况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 I 型)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 DNA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用处不大,无法用于分析 DNA结构或克隆基因。这类酶如EcoB、EcoK等。第二类 (II型)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由于这类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专一的。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是 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这种酶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 4 个或 6 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 个核苷酸以及 7 个、8 个、9 个、 102 个和 11 个核苷酸的。 II 型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顺序是一个回文对称顺序,即有一个中心对称轴,从这个轴朝二个方向“读”都完全相同。这种酶的切割可以有两种方式:○1 粘性末端;是交错切割,结果形成两条单链末端,这种末端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可形成氢键,所以称为粘性末端。○2 平头末端:II 型酶切割方式的另一种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链,产生平头末端。第三类( III型)限制性内切酶也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在识别顺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这几个核苷酸对不是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