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蛙类离体心脏灌流一.目的要求:1. 学习掌握离体蛙心灌流法;2. 观察 Na+、K+ 、Ca+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二.基本原理: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特性,可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还可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或加入某些药物来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三.动物、器材和试剂:1. 动物:蟾蜍2. 器材:常有手术器械、蛙心夹、蛙心插管、张力换能器、滑轮、蛙盘、滴管、烧杯。3. 试剂:任氏液、5%NaCl 溶液、 2%CaCl2 溶液、 1% KCl 溶液、 1:100000 肾上腺素溶液、 1:100000 乙酰胆碱溶液、300u/ml 肝素溶液。四.方法与步骤:1. 双毁髓,将蟾蜍固定于蜡盘;2. 暴露心脏,分离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距动脉圆锥2~3mm处结扎。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打一活结备用。在前、后腔静脉下穿一线,结扎,保留静脉窦。用眼科剪在动脉圆锥前端,沿向心方向剪一斜口,然后将盛有少量任氏液-肝素溶液的蛙心插管由此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当插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可用另一只手轻轻捏住心室,感觉插入位置,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壁堵住插管尖端)。3.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的任氏液。提起打活结的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插管扎紧,再将连线固定于插管的小钩上。剪断结扎线以外的血管及所有牵连的组织, 将心脏离体。 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灌流液不再有血液,至心室发白。加入一定高度的任氏液,标记。4. 用蛙心夹夹住心室尖,接滑轮,固定于张力感受器。5. 连接仪器,调整初长度,开始实验。在任氏液中加入几滴5%NaCl 溶液,观察曲线变化,当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灌洗液,用任氏液反复冲洗,至曲线恢复正常。加任氏液至标记高度。同法做CaCl2、KCl 、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记录。五.注意事项:1. 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能用力过大,也不可强硬插入;2. 插管时要防止凝血,需互相配合;3. 扎插管时应扎紧,防止实验时滑出;4. 液面高度应保持一致;5. 加药时应有前后对照;6. KCl 、乙酰胆碱的影响较剧烈,应注意快速清除。六.结果与分析:1.表格:实验项目心率( PPM)振幅( mV )基线其它Na+ 开始33 1.25 给药33 0.91 上移 0.05mV Ca2+ 开始33 0.95 给药30 1.40 上移 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