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级”学者:在其他985、211高校可能就被淘汰了2016 年 05 月 24 日 05:39 来源: 光明网高峰(韩春雨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陈鹏摄韩春雨 (前)在实验室。陈鹏摄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截图。原标题:韩春雨:磨出基因编辑“新剪刀 ”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科学家提取出了恐龙的遗传基因。绝迹6500 万年的庞然大物开始复生,整个努布拉岛也由此成为恐龙的乐园⋯⋯当年坐在电影院里,韩春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电影《侏罗纪公园》。这个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取得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突破,成为一位“磨出基因编辑新剪刀”的科学家。土博士放的 “核弹 ”初夏,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楼的外墙上,爬山虎又开始了一年的生长。这栋位于河北科技大学老校区的四层小楼,再一次被绿色和生机所覆盖。一楼门厅的成果展示栏里,还没来得及添上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内容。但是,这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主人 ”——韩春雨,已带着他的科研成果一夜之间成为“名人 ”。5 月 2 日,韩春雨研发出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 -gDNA 的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上。论文刊发几小时后,学术圈里的朋友开始打电话向他祝贺。没多久,千里之外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BBS 上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了。而零星的报道也逐渐见诸“生物通 ”等国内专业网站。从业内到行外,人们对于韩春雨的“一鸣惊人 ”充满了好奇,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这会是中国 ‘土博士 ’放的一颗 ‘核弹 ’么? ”“一鸣惊人 ”“世界一流 ”⋯⋯一大串 “高端 ”词,预构起了记者脑海中的那个科学家形象。但是,见到韩春雨本人的一刹那,此前的设想却被一一推翻。鼻梁高耸、皮肤白皙、圆寸发型、一身运动装的韩春雨,看起来更像一位活力迸发的文艺青年。从黑色挎包中拿出钥匙,打开铁门,韩春雨领着记者走进实验室。30 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摆放着各种仪器和设备。门口的空气浴振荡器和离心机依然在工作,像平时一样传出低频噪音。两个撕去标签的大可乐瓶立在墙边,一个上面贴着块白胶布,写着“银染固定液 ”,另一个则是 “PBS”。桌上的便签纸上,还列着几项未完成的事项⋯⋯“我平常喜欢喝茶。”进门后,韩春雨就张罗着烧水,一张脱了漆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套颇为讲究的旧茶具。实验室的试剂散发着各种味道,一缕茶香夹杂其中。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问答谈话间,韩春雨的电话不时响起。研究成果发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