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雨花台中学教研组相关老师参考1 第三部分课例课堂观察课例: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吴江林等1一、背景任教教师 : 屠飞燕(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生物老师,教龄四年,专业素养较好,学生非常喜欢她的课。)内容主题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模块Ⅰ)观察者 :生物组课堂观察合作体简况 :自 2006 年 5 月 8 日以来,生物组大型的课堂观察活动已进行了两次,小型的课堂观察二次。经过半年的实践,我们对课堂观察的理念、框架、程序已有一定的理解,量表的使用逐步从完全套用过渡到了按自己需要进行改编阶段。此次恰逢杭州市余杭区校本教研现场观摩会在我校召开,生物组以课堂观察为主题,代表我校,向全区高中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展示了我们的校本教研成果。此课例就是在这一活动背景下制作而成的。1 此课例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导下、生物组课堂观察合作体集体制作的,合作者有屠飞燕、郑超、喻融、路雅琴、彭小妹、钟慧、姜平。供雨花台中学教研组相关老师参考2 二、课前会议: 2006 年 11 月 8 日(一)屠飞燕老师说课1、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基因工程的第二课时,学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科技中的热点,该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对这一前沿科技的了解,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课时内容是在基因工程工具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应用,是必修教材中的“基因”和“基因重组”知识的深化,是学习“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的基础,与发酵工程也有联系。基因工程操作的过程是微观而复杂的。而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展开的, 缺少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情境,使得知识的呈现比较抽象,给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有一个基因工程操作示意图,但它的作用意在给学生一个基因工程的整体认识,且因教材叙述四个步骤的过程发散性不够,故也显得作用不够突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 我们已结束了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知识的学习。2、学情分析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改造,技术要求高, 过程复杂, 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知识的呈现比较抽象,很难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这对学生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三( 4)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敢于提出问题,师生和生生互动比较好,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