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扶贫调研报告导语: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贫困村扶贫调研报告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 亩,共有5 个村民小组、 528 户1548 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XX 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 万元。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 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 16 公里 ; 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 处; 新建沼气池 150口; 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 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 户、特种养殖户 3 户( 其中,大鲵养殖户1 户、山鸡养殖户1 户、鸽子养殖户1 户 ); 发展核桃700 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 亩。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 万元, 现有贫困户171 户 333人,其中低保户65 户,五保户 14 户。饮水困难207 户,土坯房 412 户,危房 382 户,一个自然村 ( 原石碑坡村 ) 未通水泥路, 486 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 个特困村之一。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 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 20XX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 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 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 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 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 缺资金、 缺劳力、 缺智力、 供养子女读书、 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