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基与基础工程桩基础质量通病预防 地基与基础工程桩基础质量通病预防 ((一))沉桩达不到标高 现象: 沉桩困难,桩矗立地面或送桩达不到标高。 原因分析: 1)持力层高低起伏。 2)勘察资料控制不够或失实。 3)群桩施工时,后沉桩因土层挤密致使沉桩困难。 4)预制桩质量差,沉桩过程中发生桩身断裂、桩顶破裂。 5)沉桩设备选择不当。 6)接桩时下节桩尖在硬土层上,接桩后停歇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1)探明工程地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应作补勘。 2)预制桩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设计要求。 3)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沉桩机械设备。 4)沉桩困难时可采纳植桩法。 5)沉桩工艺要连续。避开接桩时下节桩在硬土层中,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 (二) 桩身断裂 现象: 沉桩时桩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沿主筋方向的裂缝。 原因分析: 1)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桩身弯曲,长细比过大。 3)桩养护不当,吊桩或运输不当而降低桩身强度。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遇到地下坚硬障碍物。 5)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接桩面不平整、不吻合。 6)桩主筋触及桩顶,锤击时发生纵向裂缝。 预防措施: 1)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 2)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法律规范进行制桩和养护,执行强度和龄期双控方法。 3)吊桩、桩运输须按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4)桩身垂直地面。 5)接桩须在同一轴线上。 (三) 桩身偏位、倾斜 现象: 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 原因分析: 1)场地没有平整,桩架不水平。 2)插桩时偏斜、未到位。 3)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接桩不牢固。 4)群桩施工时,因桩距过近,沉桩时土层挤密产生侧向力,使已沉桩位移。 5)沉桩期间施工施工场地或邻近施工场地取土,造成桩身倾斜。 6)桩身弯曲。 预防措施: 1)平整场地,安稳桩架,保证桩架平整,桩位对中。 2)保证接桩牢固且在同一轴线上。 3)沉桩期间不宜同步开挖基坑取土。 4)密度大的群桩工程可采纳植桩法。 5)桩身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四) 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接桩处开裂 现象: 沉桩时,接桩处松脱开裂。 原因分析: 1)接桩焊接质量不好或硫磺胶泥配比不当。 2)接桩前未将两节桩连接处清理洁净,保持平整。 3)上下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桩底平面和桩顶平面结合缝隙超标。 4)连接铁杆及法兰面不平。 预防措施: 1)接桩前清理桩边接处的杂质、油污等,填平接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