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_第1页
1/30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_第2页
2/30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_第3页
3/30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解释序言1、黑格尔黑格尔 (1770 — 183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高级官吏的家庭,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家庭教师和中学校长, 但大部分时间在大学里担任讲师、 教授。1818 年,他被普鲁士政府聘请为柏林大学教授,主持哲学讲座,1830 年担任柏林大学校长, 1831 年因患霍乱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 《精神现象学》 (1806) 、《大逻辑》(1812— 1816)、《哲学全书》包括《小逻辑》 (1817) 、《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 黑格尔死后于 1842 年和 1845 年先后出版 ) 、《法哲学》 (1821) 。在他死后出版的著作有《哲学史讲演录》(1831— 1836)、《历史哲学》 (1837) 、《美学》(1836 — 1838)。黑格尔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西欧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础, 而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的保守性和反动性,以及他的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黑格尔的社会政治观点是保守的以至反动的。黑格尔对待革命的态度反映了当时德国的资产阶级既想要变革现实又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阶级特性。 黑格尔在青年时代曾经反对封建君主专政,在法国1789 年革命开始时,黑格尔曾表示欢迎和同情。 但当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起来把革命向前推进时,他就转而对人民革命运动感到害怕、憎恨,他诬蔑人民“只是一群无定型的东西”,“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他极力为普鲁士反动政府辩护,把剥削阶级的国家神圣化, 说成是“地上的神物”;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有终点,这个终点就是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所约许的那种等级君主政体。他还认为贵族是社会上的第一等级, 在管理国家方面应起主要作用,资产阶级虽然可以参加国家管理, 但应受到限制。 黑格尔的这种思想鲜明地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否认物质是第一性的, 是世界的本原。他认为世界的基础是某种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神秘的“绝对精神”,它是世界一切事物产生的唯一源泉。这个“绝对精神”由于内部的矛盾,不断地运动发展,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它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 ,那时自然界还没有出现, “绝对精神”只是作为一种抽象的、 纯粹逻辑的概念而存在着, 运动和发展也只表现为由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重点句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