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有理数的意义。 2 .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 .说出数0 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并发展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对称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2 .难点:有理数的分类。 3 .疑点:明确有理数分类标准。 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分类,讲解时要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投影 1 ) 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6 ,211,3 .8 ,0 ,-4 ,-6 .2 ,72 2,-3 .8 ,32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 .填空: (1 )若下降5 m 记作-5 m ,那么上升8 m 记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不升不降记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如果规定+2 0 表示收入2 0 元,那么-1 0 元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如果由A 地向南走3 千米用3 千米表示,那么-5 千米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在A 地不动记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教法说明】出示投影后,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完一题后。教师追问:你能不能说说什么叫正数,负数呢?0 是正数吗?是负数吗?通过第1 小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以及零的特殊意义。通过第2 小题使学生掌握对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便可以用负数表示。 师:在小学大家学过1 ,2 ,3 ,4 ……这是什么数呢? 生:自然数。 师:在这些自然数前面加上负号,如-1 ,-2 ,-3 ,-4 ……这些是什么数呢? 生:负数。 师:具体叫什么负数呢? 师:今天我们要把大家学过的数分类命名,然后给一个统一的名称。 【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使学生在头脑当中逐步认识问题。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 .分类数的名称 1 ,2 ,3 ,4 ……叫做正整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