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学计划 一、 课程名称、性质、课时、学分、教材及听课对象 1 、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0293024a LAW-0-025 中文:法律实务——诊所法律教育 英文:Clinical Legal Edu cation 2 、课程性质 选修课 3 、课时 48 4 、学分 3 5 、教材 操作真实案件 6 、听课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二三、四年级学生 二、 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实践性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律诊所即 Legal Clinic,是源自于美国的一种法律教学方法。它把理论学习和法律实践相结合,将现实中的真实案件引入课堂,由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代理案件和从事其他法律实务工作。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自 2000 年建立以来,至今已开发出四门课程。这些课程努力发扬法律诊所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精神内核,一方面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另一方面积极开发适应中国现实和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引领学员参与到社区和地方的法律调研和法律服务,投身更为广阔的法律政策运动。 (二)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和学习,培养学生职业法律意识,解决职业道德问题,锻炼学生的职业实务技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法律。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旨在融合法律人才培养和公益法律服务两项价值。在人才培养方面,法律诊所帮助学员发展如下能力和素质: 1、法律执业基本能力 (1)会见当事人; 2 (2 )提供咨询; (3 )证据调查; (4 )法律研究; (5 )法律写作; (6 )出庭、调解或其他解决纠纷方式; (7 )法律谈判; (8 )案件或项目管理、计划与执行能力; (9 )团队合作能力; 2 、法律职业道德意识; (1 )职业道德的基本认识; (2 )道德冲突的解决; 3 、法律职业精神 (1 )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精神; (2 )公益法律服务与社会发展意识; 二、法律诊所的方法 (一)学生主动性自主操作; 1 、课堂学习、接受指令; 2 、课下小组探讨; 3 、实务领域工作; (二)教师指导、建议与监督; 1 、课堂指令; 2 、课下分组会面与辅导; 3 、实务领域工作指导与监督; 三、推荐阅读书目 1 、《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甄贞 主编 法律出版社 2 0 0 2 年出版 2 、《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 法律出版社 2 0 0 5 年出版 3 、《法学教育与诊所教育方法》杨欣欣 主编 法律出版社 2 0 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