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的施工队(组)先后进入第一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叫流水步距。 1、从概念可以看到,流水步距是在两个施工过程之间,同一施工段时,工作队投入施工的时间差;比如,支模施工队完成柱子第一段的支模时间需要 5 天,当模板工程完成后,才能开始柱子第一段的钢筋工程,因此在第一段上钢筋施工与支模施工的时间间隔为 5 天,这个时间间隔就是流水步距,它表示钢筋施工队投入第一段柱子施工的时间要在支模施工队投入施工5 天后才能进行。同理,若钢筋工程需要施工5天,则混凝土工程与钢筋工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就是5 天; 2、这里要注意,流水步距是相对于同一施工段而言的,而且是指的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的时间间隔,也就是像本例流水步距是指支模与钢筋工程的时间间隔,钢筋与混凝土工程的时间间隔,但不是支模和混凝土的时间间隔。因为支模与混凝土不是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 3、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施过程数,若施工过程数为 n,则流水步距就有 n-1个。 4、如果流水节拍相等的话,则流水步距就等于流水节拍,如果流水节拍不相等,则应按如下方法计算。 确定流水步距的方法——潘特考夫斯基法(也称累加数列错位相减法) 1、本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流水节拍不相等时的分别流水(又称无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因此在使用分别流水(分别流水使用最广泛)时应使用该方法。 2、方法简述:首先将各施工过程中的流水节拍时间相累加,然后将各相邻施工过程的累加结果错位相减,然后从相减结果中选出最大值,这个值便是两相邻施工过程同一施工段的流水步距了。 下面以示例说明之。 例:某工程由 4 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由工作队I,II,III,IV 施工,该工程划分为 4 个施工段,每个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如右表 为此我们先按照上表的数据划出出的流水施工图,如右图。 由右图可看到,按照表格直接画出流水施工图,会有停工现象,因此应正确计算出流水步距, 累加数列错位相减法的步骤 步骤 1:将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累加,如下 I: 4,6,10,13 II: 5,8,12,14 III: 3,7,10,15 IV : 3,8,9,13 步骤 2:将两相邻施工过程的累加流水节拍错位相减,如下 I 与 II 错位相减: I: 4,6,10,13 II: - 5,8, 12,14 结果 4,1,2, 1,-14 II 与 III 错位相减 II: 5,8,12,14 III: - 3,7, 10,15 结果 5,5,5, 4,-15 III 与 IV 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