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流行病学 单元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评价 乙型肝炎(HB)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 携带状态的效果:某地方性流行地区的一次对照实验。 一、基础研究 某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12%的献血人员 HBsAg 阳性,90%居民至少一项 HBV 标志阳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 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明显相关,男性PHC 年发病率为 30/10 万~75/10 万。 在实施 HB 疫苗免疫计划前,曾对该地某农村地区儿童和孕妇的HBV 感染流行率进行调查。现况研究表明,儿童感染 HBV 的危险性很高。纵向研究表明,30%新生儿具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HBs,当这种被动免疫消失时,HBsAg 流行率急剧上升,但在出生 6~12月仍有 3%婴儿具有抗-HBs,2 岁时 17%的儿童HBsAg 阳性。在 6~7 岁时 80%儿童至少一项 HBV 标志阳性,在 13 岁时儿童HBV 感染率与成人相同(13%HBsAg 阳性,91%既往或近期HBV 感染)。因此,在该地感染发生于生命的最早期。 二、实验设计 N 区离 D 市 160 公里,交通方便。该区为一农业区,人流动较少,医疗卫生机构健全,服务质量较高。按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 16 个村庄接种 HB 疫苗,18 个村庄接种安慰剂,见(实习指导)图 6-1。 HB 疫苗免疫计划的目的在于降低儿童携带状态的发生率,该地所有从出生至 2 岁儿童均列为接种对象。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计算样本大小。证明疫苗保护率为 90%,把握度为 0.9,α =0.01(单侧),算得需 90 名既往未曾暴露 HBV 者随访 12 个月。由于 34%的1-24 个月龄的儿童至少已有一项 HBV 标志,且失访率为 50%,因此,本研究所需儿童数为 273 名或以上。 问题 1: 在本实验前,对该地居民 HBV 感染情况进行基础研究有无必要? 有必要, 原因:本研究是对乙肝疫苗预防儿童早期 HBsAg 携带状态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项现场实验。应选择预期儿童早期感染乙肝病毒较高的地区进行,因而需要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 问题 2:本实验选择实验现场及对象是否合适? 合适:参照现场及对象的选择原则。 问题 3:本研究关于样本大小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因为: 对照组发病率=17%,预期疫苗保护率=90%,可以算得疫苗组发病率= 1.7%。又α =0.01(单侧),β =0.1,计算得出两组各需 92 人。 由于 34%的1-24 个月的儿童至少有一项 HBV 标志阳性,且失访率为 50%, 所以两组各需:N=92/[(1-50%)X(1-3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