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尊重教育规律,依法执教每当与同事谈论学生的时候,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概,现今的学生怎么这样难教?现今的教师怎么这样难当?现今的教育怎么这样无力?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异常迅速的年代里,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挑战。现代的孩子是在父辈未曾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几乎没有哪个成年人曾经料想到世界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时代变了,人也会改变,师道尊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国家民主、法制不断建全的背景下,教育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等,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之与时代的发展节奏相合拍,与人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要与时俱进!教育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尊重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其次要依法执教。接下来我就谈谈个人对这两方面的看法。在教育教学规律中,首先作为教师,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尊重学生是关键。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一言一行中,教师的点滴言行都会影射在学生的心里,通过和老师的接触,学生能深切感受老师是否关注自己、尊重自己。那么,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尊重学生:一、信任是尊重的前提,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到信任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信任,是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学生喜欢老师真诚地对待自己,讨厌老师动不动就怀疑和否定自己。只有对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从而自觉地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发展。信任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如何才能做到信任学生呢?其一,相信学生的人品。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好学生,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都应该从关爱的目的出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人品。不要用所谓的“好学生”、“坏学生”加以区分,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从而给学生的心理蒙上阴影。教师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就会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热情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有怎样不良习惯的学生,都在内心深处希望他人信任自己,理解并尊重自己。相信学生的人品,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种重要体现。其二,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事必亲躬,这样做其实就是不相信学生能力的一种表现。久而久之,不但教师身心疲惫,而且养成了学生的惰性。教师的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应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获得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大教育家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说,老师要相信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