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

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_第1页
1/8
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_第2页
2/8
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_第3页
3/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南安市市民中心安置房 商丘市梁园高铁新城英姿初现 搬进新家的群众在明媚的阳光下聊天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海峰陈萌萌通讯员单保良文图 春节前,又一批涉迁群众乔迁新居,商丘市梁园区高铁新城康城花园喧闹了:贴春联,挂灯笼,剪窗花,迎新年的喜庆氛围十分浓郁。来自不同区域的居民一下子成了新邻居,认识不认识的,见面就是一声问候:“新年好啊!” 人多的地方故事就多。3 月艳阳天,吹面不寒杨柳风,初春的阳光刚刚撕破层云,洒下几度温暖,康城花园绿地公园里,几个新邻居在聊天,你一言,我一语,朴实的话语谈论着朴实的故事,说到喧闹处,便是一阵开怀的笑声。 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服软的“老别筋” 72 岁的刘秀芬不知从谁的话语里得到了启发,一阵大笑过后,故意压低声音说:“俺那老别筋,这回服软了,一直夸我有眼光哩!” 几人的目光集中到刘秀芬幸福的面颊上,凝聚成一个大大问号。刘秀芬不紧不慢,道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7 年,20 岁的刘秀芬在父母的包办下,同当地一家打烧饼的儿子结了婚。丈夫叫田世伟,脾气从小就别,年轻时都叫他“田别子”,年纪大了邻居喊他“老别筋”,反正一辈子都是别别扭扭的。结婚生子后,他们在道北光复街侧安了家,那时能盖上新房,就很光鲜了。 随后不几年,道北逐渐旺盛起来,有光复街、市场街、夹道街,住户不断增多。那时也没有个统一规划,就形成了很多弯弯曲曲的小胡同,她家就在胡同的尽头。 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先盖的房屋地势低,不几年,俺家就成了最低洼的积水池,一到阴天下雨,全家人就担心害怕,不是堵水就是排水,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刘秀芬回忆说。 5 年前修高铁,政府要征收这片地,丈夫老别筋死活不同意,坚决不跟办事处签协议,不但他不同意,还动员老伴和孩子抵抗拆迁。老别筋还常常大吼道:我就是死了,也要把这块地当坟墓,因为这是老祖宗留给俺的家业! 何不借机会爬出这个水坑呢?刘秀芬那些天天天做老别筋的工作,开始老伴总是跟她吵,坚决不同意。后来她变了法,常带老伴去道南表妹家走亲戚,表妹家住在一个高档小区,电梯上下,三室两厅,窗明几亮,站在阳台看远方,很美丽。从那时起,老别筋开始向往住高楼了,但还有个顾虑,怕政府的承诺不落实。 2024 年春天,老两口一起找到办事处工作人员签了约,交第 3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市民住进安置房幸福故事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