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VIP免费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_第1页
1/3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_第2页
2/3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_第3页
3/3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距离上次总结学习周易的心得体会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周易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说也奇妙,这领悟大多来源于周易课本之外,不,是摆脱了课本中固定知识之后,从另外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周易,真正走进妙不可言的周易内核,真正能运用周易哲学来指导今后的生活。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心活?在讨论完宇宙观与人生观后,老师出人意料地给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心死,亦或是心活?可是,何为心?孟子有云“心之官则思”,此处“心”即理解为思想或观念吧!可是如若这样,心死,心活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我看来,心是一个人感悟一切的器官,正是有了心,我们才有了好恶之分,有了倾心,有了鄙夷;正是有了心,我们才有了轻重之分,有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有了对困难挫折的不屑;正是有了心,我们才有了乐忧之分,有了成功的满足,也有了失意时的没落……心,是我们的追求,心死了,追求也就没了,一个没有追求的人,生活是没有盼头的,因为他们再也不会为了某事而生活有了起伏,这固然不会再受磨难,但生命只象平平的拖出一条直线,这本身就是莫大的悲哀。我们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无善无恶,无所谓认知,无所谓好恶,就像一杯白水,静等着之后发生的一切对其产生反应。在成长或是说历练中,白水毫无疑问的不再是它本来的面貌。它是如此的诚实与简单,我们投进了什么,它就呈现出什么,善与恶,好与坏,正直与奸佞,真诚与虚伪……可是,经历了岁月的积淀,五味杂陈之后确是为所谓酸甜苦辣的无味,好似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但这仅仅是好似,毕竟之间经历过的一切是不会被遗忘的,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之间的过程,才有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大彻大悟”吧。我们还在这个世上活着,要么行尸走肉地活,要么酣畅淋漓地活。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低谷,可是,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心,这都是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满足。况且,我们正值青春大好年华,莫让青春染了暮气,莫让心悲哀的“死”去。原来,这可能才真正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习《周易》,不仅仅是掌握周易相关知识,更深入的是能发现周易的魅力与智慧并能用其指导今后的生活。理象合一——伊川程颐作为宋代易学义理派代表的伊川易学,虽然与邵雍易学同处一个时代,并且两派易学的创立者程颐与邵雍相互之间过从甚密,但两种易学却判为两途。程颐从易学义理派的立场出发,对王弼易学尽黜象数,以义理解《易》的观点表示赞赏,并教人读王弼的《周易注》,但却反对王弼以老庄的思想来解释易理。程颐认为,在易学的传授过程中,在孔子之后,易道失传,不仅汉儒不知其意,未尽其道,而且王弼等也只是以老庄思想解《易》,未得其道。有鉴于此,他下工夫作《易传》,企图明易道于孔子千年之后。他说:“自孔子赞《易》之后,更无人会读《易》。先儒不见于书者,有则不可知;见于书者,皆未尽。如王辅嗣、韩康伯,只以庄、老解之,是何道理?某于《易传》,杀曾下工夫。如学者见问,尽有可商量,书则未欲出之也。”为了使圣人之道复明于后世,程颐力倡新儒学的易学义理之说,以排除老庄义理对易学的影响,这在易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程颐视《周易》为穷理尽性之作,认为天地万物之道包含其中。“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就易学而言,是指理与象的关系,理是体,象是用,象在体中,所以叫“一源”;象为显,理为微,理通过象来体现,理象结合,所以是“无间”。就哲学而言,“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则是指理事关系,万事万物本备具于万理之中,事事皆有其理,但至微之理又通过至著之事、象来体现,尽管理为本,但体用无先后,体即用,用即体,体用相即,理事无碍。“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不仅对宋代易学影响甚大,而且对宋代理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讲解邵雍易学与伊川易学时,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二程之间的小故事,从中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二程虽为同胞又师出同门,但在为人处世及入世态度等方面仍有巨大差异。朱熹说:“明道德性宽大,规模广阔;伊川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也就是说程颢性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易学期总结及体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