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学评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进展文学评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进展 在汉语新文学界,文学评论一直得到足够的重视,几乎任何时代都有重要的文学评论现象出现并施展其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的建树也与文学创作的收获一样,纳入了各种文学史考察范畴。这就说明,文学评论从来就不应该是从文学创作那里衍生出来的,文学评论在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上有着自己无可置疑的独立性。然而,正因为这样的独立性,围绕着文学评论所暴露或衍生出来的问题便一向很多,并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考察和论辩,而从文学评论的文体形态和主体意态这两方面论证,可以为当代文学评论的进展前景提供一种理论探讨。 一、评论与文明的历史 文学评论是一种批判的文明形态,而批判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文化功能的体现。人类文明有制造本能,也有议述功能。所谓议述功能,即对于事物进行叙述,进行评议,以达到沟通与评价的目的。后来的各种批判,包括文学评论,都是这种议述功能的体现。当然这是一种文化功能,不能说是本能,也就是说,议论和陈述往往是人类文明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产生的然而也是不可遏止的要求。人们可以进行文明批判,社会批判,也可以进行审美批判和文学评论。与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相比较,文学评论和审美批判超脱甚至可以远离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因而具有某种特别明显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与某种自由性相伴而生,因而它的内涵会比较丰富,学理可以较为深化,作为批判文体可能也容易体现出批判的典型性,故而一般提到批判,都往往可以举文学评论的示例供言说。 批判可以看作是人类初期文明叙事的申述与概括,在文学意义上也是如此 。中国上古时代的诗歌《击壤歌》,其中歌吟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假如这确实来自于上古的先民,则这首歌典型地表现了原初叙述与批判(议论)的关系:前四句是一般叙事,最后一句却是申述和议论,具有某种传达价值观念的批判功能:“帝力于我何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哉?”表达了一种自尊、自由、自得的人生价值观,包含着对王权的批判和对自由境界的肯定,这样的人生观和意识情调,在人类文明的上古时代非常难得,代表着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和审美自觉。这样的境界和自觉是通过议论和批判的方式以及语调传达出来的,显然,假如光是叙述,很难传达这样复杂的人生观念和文明观念。 只要带着比较的意识省思古代的文化传述,就会轻易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