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的坚守》读后感魏娜在课中,我了解到。现年52岁的邹桂芬,是XX县区南化塘镇罗堰村教学点的一名老师。她1977年毕业于XX省XX县区赵川中学,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33年来,她扎根深山,情系深山,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将真情和挚爱无怨无悔地献给了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33年中曾12次获得镇级模范、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XX县区教育“师德标兵”,20XX年又获“XX省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殊荣。罗堰村位于南化塘镇西北部,两地相距五十余里,这里交通受阻,山大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艰难。为了解决该村孩子读书难题问题,当地政府便在那里设立了一所小学——罗堰小学。自此方圆几十里的孩子们就在那里开始了他们的启蒙学习。原来学校有两名教师,均因条件艰苦,分别选择离开。2002年邹桂芬便一个人在那里当上了“孩子王”,终身不悔的把爱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们。她在家里是家庭主妇,要细心照料一对80高龄的老人,而在学校里要为学生们独撑起一片天。她知道这里的学生更需要她,每个学生都是她的牵挂,她更懂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是她的心肝宝贝,既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又要让他们学到知识。两副重担压在她的身上,暗地里流过不少泪,可她明白。这就是我的职责。当教师辛苦,而辛苦也孕育着深深的感动。2005年12月一天中午,在去给一个学习相对较差孩子的补课路上,突然天旋地转,顿时昏倒在地,直到被学生发现,马上叫来家长把她送进村卫生室抢救。长年的辛苦劳累中不知是她第几次昏倒,由于积劳成疾,她患上了多种疾病,晕厥疼痛、胳膊发麻是常有的事。这次她整整昏迷了一天,醒来的时候,发现学生和家长都在看望她,家长们眼里满是心疼,学生们眼眶中更是充满了泪水,一个又一个紧紧围拢在她的床边。她也哭了;只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和家长心中就有她,面对那一张张期盼的脸,她支撑在床上拉着学生的小手,话语脱口而出:“孩子们,你们的作业做完了吗。你们的功课补上了没有。老师不会第1页共14页倒下的。”在场的学生和家长哽咽无语,潸然泪下。在几天的治疗中,她同爱人商量暂时由他代课,帮着照看学生们,谅解体贴的丈夫,再一次为她担负起了责任。乡亲们看到孩子有人上课,心里踏实了。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无论自己外出开会还是学习,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功课,总是让爱人代替,他和她一样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孩子王”,成了学校里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我身为80后的新代教师,我知道这一代人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也经历过些许的磨砺,但大多的时候日子还是比较幸福和快乐的。在我的记忆里,生活早已经没有了那样鲜明的艰难痕迹。这个淳朴的慈爱的身影让我突然觉得自己那么渺小,那么肤浅,那颗长久以来掩饰着的浮躁的想飞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不少。“我做的都是一些平常的事情。”“教育是我的职责和本分。”轻轻言语却掷地有声,动人心魄。这一切一遍遍强烈的冲击着我的那些不知所措的慌乱和我的那些盲目的太远大的理想,让我不断的思索与平静,原来美丽的人生是如此的简单:信念,一辈子;义务,一辈子;爱心,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我顿悟:一个人最伟大的不是做一次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的伟大。内心从激动到震撼到平静,是的,我已不必再自怜于水中的美丽,因为那快乐的花园里,等待着如此多的培育。“年过半百志不移,银发催生争朝夕”,邹老师无私的奉献和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前进的信念。她的很多感人的事迹早已化成条条暖流,汇如我们的心间,成了鞭策我们年轻一代的动力。第二篇:农村优秀教师事迹材料:白云深处的坚守农村优秀教师事迹材料:白云深处的坚守——记XX县区南化镇罗堰教学点教师邹贵芬李长明彭全忠张第2页共14页俊去XX县区南化镇罗堰教学点的路上,邹贵芬从教学点打来电话,因山洪暴发,滔河涨水,沿途中的一座桥被冲垮了,山路泥泞不堪,让我们别去。一位女教师在深山里坚守了33年,上万次的背着学生过河都过来了,我们去一趟怕什么。下车上船欣赏了近0里的库区风光,再下船走了近10里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白云深处的罗堰教学点,见到了朴实无华、默默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