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铁、钴、镍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试验并掌握铁、钴、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还原性质;2、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及在离子鉴定中的作用。二、实验原理铁、钴、镍常见氧化值:+2 和+ 3 另外 Fe 还有 +61、Fe2+、 Co2+、 Ni2+的还原性( 1)酸性介质Cl 2 + 2Fe2+(浅绿)= 2Fe3+(浅黄) +2Cl-( 2)碱性介质铁( II )、钴( II )、镍( II )的盐溶液中加入碱,均能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Fe(OH)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往往得不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而是变成灰绿色,最后成为红棕色的氢氧化铁。Co(OH) 2 也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慢慢氧化。2、Fe3+、 Co3+、 Ni3+的氧化性由于 Co3+和 Ni3+都具有强氧化性, Co(OH)3,NiO(OH)与浓盐酸反应分别生成Co(II)和 Ni(II),并放出氯气。 CoO(OH)和 NiO(OH)通常由 Co( II )和 Ni(II)的盐在碱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Cl 2、Br 2)氧化得到。Fe3+易发生水解反应。Fe3+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Fe2+。3、配合物的生成和Fe2+、Fe3+、Co2+、Ni2+的鉴定方法( 1)氨配合物Fe2+和 Fe3+难以形成稳定的氨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加入氨时形成Fe(OH)2 和 Fe(OH)3沉淀。将过量的氨水加入Co2+或 Ni2+离子的水溶液中,即生成可溶性的氨合配离子[Co(NH3) 6]2+或[Ni(NH 3) 6]2+。不过 [Co(NH3) 6]2+ 不稳定,易氧化成 [Co(NH3) 6]3+。( 2)氰配合物Fe3+,Co3+,Fe2+,Co2+,Ni2+都能与 CN- 形成配合物。 使亚铁盐与 KCN溶液作用得 Fe(CN)2沉淀, KCN过量时沉淀溶解。 FeSO4+2KCN=Fe(CN)2+K2SO4 Fe(CN)2+4KCN=K4[Fe(CN) 6]从溶液中析出来的黄色晶体是K4[Fe(CN) 6] ·3H2O,叫六氰合铁 (II)酸钾或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在黄血盐溶液中通入氯气( 或用其它氧化剂 ),把 Fe(II )氧化成 Fe(III ),就得到六氰合铁(III)酸钾 ( 或铁氰化钾 ) K 3[Fe(CN) 6] 。 2 K4[Fe(CN) 6]+C12=2 K 3[Fe(CN) 6]+2KCl它的晶体为深红色,俗称赤血盐。赤血盐在碱性溶液中有氧化作用。Fe3+与[Fe(CN) 6]4-离子反应可以得到普鲁士蓝沉淀,而[Fe(CN) 6]3- 离子与Fe2+离子反应得到滕氏蓝沉淀。实验证明两者是相同的物质,都是六氰合亚铁酸铁(III )。钴和镍也可以形成氰配合物,用氰化钾处理钴(II )盐溶液,有红色的氰化钴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析出紫色的六氰合钴(II)酸钾晶体。该配合物很不稳定,将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