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习诗的语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2、领会文中的多种象征意义;3、学会鉴赏散文诗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认真揣摩俄罗斯女郎、 门槛等形象隐含的意义,体会字里行间深沉而悲壮的感情,也就能化难为易了。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教师启发,能力迁移。教具: 录音机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 运用象征的手法,使人们在海燕的叫喊声中听出了革命先驱对暴风雨的渴望,看到了革命勇士搏击长空的雄姿,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美,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 这种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文学体裁,人们称之为散文诗。今天我们再阅读另一篇散文诗《门槛》 ,了解体会这种文体。二、 教师启发诱导1、 你见过门槛吗?2、 你还能想到哪些门槛?3、 作为一位革命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三、 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俄罗斯女郎是一位什么人?2、 她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环境?3、 文中门槛象征什么?4、 俄罗斯女郎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四、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五、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总结。1、“一个姑娘”象征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2、屠文写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大楼,窄门, 高高的门槛, 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一副厚帘子掩盖着所有的凶险邪恶。 这阴森恐怖的环境,象征着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严酷环境和革命形势,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凸现的底色。本文的 “门槛” 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的象征,也有人理解为“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屠格涅夫 ( 1818~1893),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门槛》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中思想境界较高的一篇。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 1 月,俄国发生了女革命家刺杀彼得堡总督的事件,同时, 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斯卡哑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4、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她具备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不怕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