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利示范专业建设的讨论与实践水利示范专业建设的讨论与实践 摘要:结合全国水利示范专业建设的实践,在人才培育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目标和措施,为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改革与实践的经验。 关键词:水利示范;专业建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作者简介:李家坤(1969-),男,湖北监利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教授。(湖北 武汉 xxxx)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XXB312)的讨论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XX)03-0058-02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为首批院级重点专业,20XX 年被遴选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建设专业。近年来,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这一传统优势专业为根本,以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产业进展的机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育方案,实现了“订单式”培育,使得专业建设和进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质的飞跃。 一、建设目标 以发电专业为龙头,引领和带动供用电技术、建筑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建设,建成一个覆盖面广、特色鲜亮的专业群。具体目标如下:一是创新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形成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二是加强校内专任老师和校外兼职老师队伍建设,实现青年老师“硕士化”、专业老师“双师化”。三是建设基于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多门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四是构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训练为主体的实践训练体系、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实训教材体系。五是建成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室、发电厂及变电站仿真实训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室。新增 2 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 3 个校外实训基地。六是建立电力系统职工培训基地及进网作业电工技能鉴定站,加大社会服务力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 二、具体措施 1.人才培育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进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与水利电力行业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积极推行“一中心、四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一中心、四融合”是指以学生能力培育为中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