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知识点的把握文言文学习应使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段)”。文言文试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命题方向综观新课程实验推进以来的中考语文试题,预计2007 年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命题将有如下趋向:1. 课内向课外延伸,比较阅读成为重要试题形式。从 2004 年到 2006 年文言文试题选文方面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轨迹——在新课程中考之初,更多的是用课内篇段检测文言文教与学在词语、句子及文意理解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目的在于引导我们夯实基础;然后,再用课外文言文阅读引导文言文学与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逐渐向运用课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的方向过渡。这体现了新课程中考重视考查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过渡中,比较阅读是一种联系课内外知识、促进我们学会迁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课内两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课内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当然,作为比较的文言选段,也可能不止两篇(段),而且可能将古代诗词(如 2005 年湖北宜昌将古诗、联、文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问题),甚至现代文(如 2004 年贵州贵阳课改中考题第21 题),与文言文结合起来考查。2. 考查内容仍以字词为主,兼考对内容的理解。考查的内容大多有这样几项:通假字的本字、读音及意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以及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等。题型主要有三大类:(1)解释词语。释义以实词为主,兼有少量虚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固定意思。要求是了解词义,会解释词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回答语法概念。一般为书下注解,有时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其中包括通假字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2)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一般为书下注释的句子或文段中的关键句和课后练习中要求会翻译的句子。(3)内容概括或语句理解。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考查对文章具有整体的理解、领悟、分析、概括的能力。3. 试题形式大都以主观题为主,开放性题目体现了考查的发展趋势。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出现了很多开放性题目。开放性命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