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济宁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讨论济宁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讨论 [摘要]济宁地区农村音乐教育存在师资短缺、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观念滞后等诸多问题。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是推动素养教育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加大教学硬件投入,引进专业音乐人才,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教学。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教育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是构成艺术教育的重要拼图,也是实现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国家的政策方针也在为推动素养教育而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性。大中型城市的音乐教育在师资配备、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改善提高,而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备,甚至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推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进展,成为普及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济宁地区农村音乐教育就如同全国农村音乐教育的影子,也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 一、济宁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音乐教育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受制于当下经济进展不均衡性,音乐教育也出现严重的不均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笔者有幸参加 20XX 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老师下乡支教活动,在给音乐老师学员上课的过程当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农村音乐教育的缺失。城乡环境的差异以及老师待遇的差异都是造成老师队伍不健全的重要因素。音乐毕业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本身具备一技之长,具有自主创业的条件,这无形之中会影响到学生就业时的心态,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对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现在很多音乐学毕业学生常常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笔者曾在任教的济宁学院针对 20XX 届毕业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就业去向:是否自主创业,是否考县市在编老师,是否考农村在编老师,是否去偏远山区支教。参加问卷调查的 60 名毕业生,其中 25%选择创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5%选择考城市老师事业编制,只有 10%的同学选择考农村老师编制。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是从内心排斥扎根农村教学的,缺乏一种大爱无边的胸怀。 从当地主管音乐教育的各级领导来看,现在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文、数学、外语,因此在师资建设方面往往把音乐老师忽略。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就不会主动申请专业老师。为迎合素养教育的大背景,有的学校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