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 《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 ,唐代诗人, 哲学家。字 梦得 ,洛阳人。有 《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 诗豪 ”。早年与 柳宗元 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 白居易 唱和,世称为“ 刘白”。2、本文体裁是 铭,铭是 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 ,借助 陋室说理,突出 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 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 ing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吾德馨.(xī n) 苔.(t á i) 痕 鸿儒. (r ú ) 案牍..(d ú )2、解释加点的字。有仙则 名.(出名)有龙则 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 入.帘青(映入)谈笑有 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 庐..(草庐)3、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出名 名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惟吾德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无丝竹之 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 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4、“之”字的用法。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实意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不译三、整体把握。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 ;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