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消除隐患方能重树信心事故发生,是因为对存在的隐患治理不彻底、不仔细、不坚决 。 4 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针对当前热点做如此分析。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谈到如何吸取 7 23 事故教训时,也要求不得随意压缩铁路建设项目工期,并要求全面排查和整治铁路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网上, 晒晒我们身边的公共安全隐患 ,正成为近期网民们一个热议话题。 正如国家安监总局 3 日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是 异常痛心和忙碌的一个月 。面对沉痛教训,从政府到公众,纷纷痛定思痛,寻求对策。在焦灼的目光中, 隐患 成为一个焦点。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提出的加强安全生产六大措施中, 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排在第一位。 灾难是一面镜子,虽然残酷,却能照出真实问题,使一些平常看不到或者被忽视的真相凸显于眼前,也在人们的心里制造着不安与恐慌。人们从北京、深圳地铁扶梯突然逆行的事故,看到了电梯质量和维护的隐患;从京珠高速客车大火致 41 名乘客死亡的惨剧,看到了携带易燃物的隐患;从上海特大火灾事故,看到了社区消防存在的隐患;从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看到了座位没有安全带、出事后包厢门打不开、缺少救生锤、信号设备有缺陷等隐患 不管是事故中自动出现出来的隐患,还是人们受到事故的警示主动发现的隐患,既是威胁安全的现实隐患,也是冲击人们对公共安全信心的心理隐患。比如,地铁电梯事故发生后,许多网友纷纷在微博上表示 心有余悸 ;铁路、公路上的故障、事故不断,影响着人们出行时对交通工具的选择。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安全生产领域中有一个著名的 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定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事故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如何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如何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继续稳步前行?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动人民力量,借助群众无所不在的雪亮眼睛,真诚倾听百姓对公共安全的各种意见,善用社会公众的智慧和力量化危为安。这不仅因为,公众作为 体验者 ,晒出来的安全隐患往往目光如炬地指出了真实问题;更是因为,在公众关注的目光下,隐患的背后凝聚着社会关切,影响着安全预期,对事故和隐患的正确态度和负责行动,本身就是提升社会安全感的基础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程。 信心是完全可以重拾的。1998 年,德国城际高速列车也发生了死亡 101 人的惨剧。事故发生后,德国铁路公司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