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学习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学习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学习刘英平2014.6.26 制定静脉治疗行业标准的意义: 1. 必要性:缺乏全国统一的输液治疗的护理行业标准2. 紧迫性:新技术出现亟待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3. 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4. 社会效益: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1.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解读: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 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指导性:标准简练-- 把握大原则科学性:遵循标准指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准确、符合国情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的主要依据为:2.1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9 年 3 月 2日发布 2009 年 9 月 1 日实施2.2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提出,2009 年 4 月 1 日发布, 2009 年 12 月 1 日实施2.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2011 版)、美国静脉输液学会(INS)指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术语和定义3.1 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3.2 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er)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3.3经 外 周 静 脉 置 入 中 心 静 脉 导 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3.4 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3.5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 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