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严峻挑战的新世纪国际安全林国炯林国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前联合国裁军事务首席政务官、联大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执行秘书,负责国际裁军工作长达二十五年,经验丰富。首先,我想讲一讲国际安全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国际安全呢?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特别是一个工业化的时代,所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不像过去,一千年以前各国大都是各自为政。譬如中国过去一直认为外面都是蛮夷之邦,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和西方有些交往。而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到地球的另一面,比如去美国差不多十几个小时也就可以到达了,不像过去坐船起码要一两个月,所以很不一样。在这种交流情况下,国际安全的概念与交流也就逐步形成了。那应怎样衡量国际安全呢?我们有一些比较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它。比如,在国家安全方面,有没有存在实际外来的威胁?这个世界是否动荡不安呢?是不是和平相处呢?这些方面都是比较客观的衡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究竟是否还存在国际安全,特别是在过去的冷战期间,国家之间没有相互信任,尤其是核军备竞赛,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局面。这是从客观方面的衡量,我们可以从这方面理解。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主观的意识,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感觉是不是受到威胁,某些国家是否对于你有未来潜在的威胁,这些都是主观的看法。从你自己的意识(Perception),感觉到外界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者你可以看到或预测到要发生的一些危机,这都是比较主观的。在国际安全上,大家都是希望国际安全越大越好,不希望有什么动荡、问题,维持国际安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存在了关于国际安全的理论,当时的合纵连横,是一种外交策略。到19、20世纪,欧洲的国际安全理论,特别是对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或权力均势就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认为, 国际间如果存在着相当力量的多极形势(situation),就可以相互牵制平衡而维持国际的安全与和平。但也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权力均势是一种策略(policy),目的就要争取绝对优势,从而可以保持和平。第三种看法认为,权力均势应该是一种体系(system) ,这个体系尽量达到多极化,透过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国际安全。所以,这就看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或者什么样的看法对自己最有利就采取那种理论。比如在冷战时期,五六十年代,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两极相对峙。有些学者认为,这不算是balance of power,因为没有一个b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