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音像制品出版--王彦祥

音像制品出版--王彦祥_第1页
1/16
音像制品出版--王彦祥_第2页
2/16
音像制品出版--王彦祥_第3页
3/16
1 第九章音像制品出版根据新的考试大纲,第九章“音像制品出版”共有 12 条基本要求, 并对应着 12 条考试内容。“基本要求”中与去年相同,仍然有三个层次 :了解,熟悉,掌握 ,此章教材的编写也是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展开的。其中“了解”的有5 条,“熟悉”的有4 条,“掌握”的有 3 条。考试大纲中对于各个知识板块都明确地规定了深浅程度:要求“掌握” 的,是最重要的,题量多,层次深;要求“熟悉”的,是比较主要的,题量和层次都适中;要求“了解”的,是比较次要的,题量少,层次也浅。但是,它们都还是“要”的,“掌握”与“了解”并不是“考”与“不考”的区别。根据以上对“考试大纲”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按照这12 条“考试内容” ,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一) 了解音像制品的基本概念、类别和发展概况。这是本章第一节中需要了解 的内容。1、基本概念 :根据国务院2001 年 12 月 30 日颁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音像制品是指“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2、类别: 录音制品主要有盒式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CD -compact disc)三种载体形式。录像制品主要有盒式录像带、激光视盘两种载体形式。激光视盘又有LD(laser disc)、VCD (video-CD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等多种。3、发展概况: (1)音像制品发展的一般情况:音像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录放声音的成功是在1877 年 7 月 18 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录下并重放了他自己朗诵的歌词和他的笑声。这就是唱片的起源。从那时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音像制品的载体和记录方式也有快速进步。最初的圆筒早就被每分钟78 转的胶木唱片取代。胶木后来又先后被塑料薄膜、磁带替代。 1982 年,国际娱乐业开始引入数字化技术制作存储音乐的激光唱盘,后又出现了激光视盘。录音技术上,从钢丝录音、磁带录音发展到数字录音,录音音质从8 比特、 12 比特到现在流行的16、20 比特, 甚至出现采用24 比特录制的唱片,声音的动态范围已经超过人耳能够听到的120 分贝,可以达到140 分贝。录像技术出现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年来经历了由磁记录向光记录、由模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的发展过程。录像节目的清晰度也从盒式录像带( VHS)、VCD 激光视盘的250 线,提高到LD 激光视盘的400 线,继之又发展到DV...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音像制品出版--王彦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