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 2 2.0 B 3 2.0 B 4 2.0 A 5 2.0 C 6 2.0 C 7 2.0 C 8 2.0 A 9 2.0 B 10 2.0 C 11 2.0 C 12 2.0 A 13 2.0 C 14 2.0 A 15 2.0 C 16 2.0 C 17 2.0 D 18 2.0 D 19 2.0 C 20 2.0 D 21 2.0 D 22 2.0 D 23 2.0 C 24 2.0 C 25 2.0 D 26 2.0 D 27 2.0 A 28 2.0 D 29 2.0 D 30 2.0 D 31 4.0 ABC 32 4.0 BCD 33 4.0 ACD 34 4.0 AC 35 4.0 ABD 36 4.0 CD 37 4.0 ABC 38 4.0 ABCD 39 4.0 ACD 40 4.0 ACD 总分 :100.00 题目内容1. 预防医学的对象()A) 个体B) 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 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 - 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 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传染病B) 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传染病B) 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 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 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 次生环境是指()A) 天然形成的环境B) 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 绿色植物、自养菌B) 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 B)UV-B C)UV-C D)UV-D 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企业B) 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