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_第1页
1/10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_第2页
2/10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_第3页
3/10
绪论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 年的文学史。它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1、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 政权更迭频繁, 社会动乱不休,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大融合。2、 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3、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4、 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5、 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玄言诗的历史地位6、 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创设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道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陵为道教创始者,此期广泛传播道教的文学影响:游仙诗及文学作品中生命意识与主题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1、 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2、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3、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表现在: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曹操与曹丕*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以三曹、七子等代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三人在文学创作中均有一定成就,尤以曹植为高,后人因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玚等七人。这七人均属曹氏集团中人物,创作风格大体相近,此名称最早出自于曹丕《典论?论文》。七子中以王粲文学成就为最高。一、曹操1、曹操的生平。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 )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