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近六成学生担心公共场所受伤晨报讯(记者张颖)昨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平均每天有 40 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而其中约 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开。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针对 10 个省市的 28570 名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调查显示,目前近 60%的中小学生都表示担心自己在公共场所受到意外损害,但又不知该如何预防。 据介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 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其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约 80%的非正常死亡本能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开。 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 个省市对 10811 名中小学生及 17759 名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交通事故、玩耍受伤、食物中毒、运动受伤等“感觉危险最大的”12 种安全隐患中,学生和家长的选择都一样,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交通事故、上学或放学路上被劫、玩耍受伤,排在最后一项的是性损害。而 56.82%的中小学生都表示害怕自己在公共场所受到损害。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据统计,全国每年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中小学生占30%。其实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很简单,就是养成中小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据悉,为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目前北京市教委已要求各中小学针对学生最需要的安全和技能,实行自救训练、消防运动会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授课,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新闻背景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 3 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是有关部门在 1996 年确定的。 为全面深化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 1996 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9 日是第 9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