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追逐幸福:老外们眼里西双版纳的魔力 西双版纳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回答出奇地一致:西双版纳优美的生态环境,奇妙而独特的傣族文化和傣家人所特有的宽厚善良,水一样的柔情秉性。雷维克——哈尼山寨的洋姑爷 在景洪市嘎洒镇南联山村委会坝沙一组,有一个高大英俊、金发碧眼的法国人———雷维克,他不远万里,从巴黎来到这个青山环抱、民风淳朴的哈尼山寨,成为南联山的上门姑爷,与爱妻沙妙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 出生于 1963 年的雷维克,到西双版纳定居前是法国巴黎一家银行高级职员。2024 年 5 月的一天傍晚,第二次到西双版纳旅游且能够讲一口流利中国话的雷维克身背相机到澜沧江畔滨江大道散步,被身着传统哈尼族服装的 20 岁的沙妙深深吸引,第 1 页 共 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即按下照相机快门,摄下了沙妙最美的瞬间。 2024 年 5 月 5 日,这对异国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连理。2024 年 5 月,雷维克毅然辞掉工作,来到南联山,成了坝沙一组的“上门姑爷”,他每天身着简单的 T 恤牛仔,或在自家庭院里种菜,或在橡胶林割胶、收送胶水,常常忙得汗流夹背。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夕相伴。雷维克除跟沙妙学习割胶技术外,还承担了每天收送胶水的任务。雷维克跟着妻子学做哈尼鸡肉稀饭、竹筒鸡、烧烤等传统菜肴;学唱哈尼族歌曲,演唱《花恋》《迎宾曲》是夫妻俩的拿手戏。闲暇时,雷维克会向乡亲们学讲哈尼族话,村民们也会向他讨教简单的英语对话,他把自己融进淳朴的哈尼族山寨,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格外喜爱这个帅气的“洋姑爷”。 高枚娜——傣家竹楼里的金发小卜哨 “每天在傣家竹楼里除了与村民一起活动外,像傣家人一第 2 页 共 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样光着脚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无论看书还是写作,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美国人类学者高枚娜在自家竹楼里满意地说。她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副教授,这是她今年第 4 次到西双版纳来看望她傣家竹楼里的中国妈妈。 2001 年,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的高枚娜在景洪的基诺山迷了路,几名西双版纳小伙子开车将她送到了橄榄坝,“他们叫我‘嘎拉松’,是傣语‘高个子的洋人’的意思。”高枚娜还记得当时听到这个傣族名字的兴奋。后来,她家住勐罕镇曼春满的傣族妈妈咪罕柄给她取了个更好听的傣族名字:“玉香嘎”。“玉是傣族女性的姓,香是宝石的意思,嘎就是洋人”,高枚娜向记者解释自己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