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思考【摘要】:建设高水平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一环。本文依据武汉市建材技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历,阐述了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念,介绍了基于 Internet/Intranet 校园网结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思。【关键字】教学管理信息化、IT、信息系统、系统平台、功能模块。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1】。在我国信息化推进的历程中,教育是起步最早的行业领域之一,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已是硕果累累。只是这些成果更多的表现在普通教育领域的高校及中小学,而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却效果甚微,本文试着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必要性、可行性及现状分析入手,进而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历,提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构思与方法。一、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这一概念畴中,本文所论述的对象处于最后一节。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这里的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的生产工具不一样,它不是孤立、分散的物质器件,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本文所议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中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全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学校竞争能力的过程。这里,对过程一词的理解很重要:教学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将 IT 应用到教学管理,而是在 IT 平台上不断创新学校教学管理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推进,逐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学校管理者能通过网络体系把握教学全局,能清晰地了解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育评价诸方面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程度,能确切地判别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能完全了解本校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教务部门能通过网络体系把握教学管理,能实时了解与控制教学状态,能充分把握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个性,能清晰地知晓各教学班级的问题;教师能通过网络体系把握自己的教学状态,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学生及其家长能通过网络体系把握学生的学习及就业;社会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