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垃圾收集方案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程序运行期间,会产生许多垃圾对象,对于这些无用的对象,需要及时清除,以便节约内存空间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垃圾收集方案及其应用场景。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标记-清除是最基础的垃圾收集算法。该算法通过遍历所有的对象,将所有活动对象标记为“活动”,而未标记的则被视为垃圾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算法会清除所有未标记的对象。该算法的优点是不会将活动对象误判为垃圾对象。但是,标记-清除算法会产生内存碎片,从而降低内存空间的利用率。复制(Copying)复制算法是最常用的垃圾收集算法之一,特别适合用于处理大量短暂的临时对象。该算法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区域,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半。当需要垃圾收集时,该算法将正在使用的那个区域中的所有活动对象复制到未使用的那个区域中,然后将原来使用的区域全部清空,成为未使用的区域。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对象都是连续排列的,从而避开了内存碎片的问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标记-整理(Mark and Compact)标记-整理算法基于标记-清除算法,但在清除时避开了碎片的产生。该算法首先进行标记过程,将所有的活动对象标记出来,然后顺序地将它们移动到一端。紧挨着活动对象的就是所有的未标记对象,也就是待清除的垃圾对象。最后,算法将这一段空间的所有垃圾对象全部清除,获得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分代收集(Generational)分代收集算法最重要的思想是年轻代假设大部分对象很快就会变成垃圾,而老年代中的对象则往往是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基于这个假设,该算法将内存空间划分为不同的代,每个代中的对象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年轻代中的对象被频繁垃圾收集,而老年代则要少得多。该算法将新生成的对象放在年轻代中,而老年代中的对象则由年轻代升级而来。年轻代中的垃圾收集采纳复制算法,而老年代采纳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的算法。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引用计数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垃圾收集算法。每个对象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引用计数器,记录当前指向该对象的指针数。当有一个新的指针指向该对象时,其计数器会加 1;当一个指针不再指向该对象时,其计数器会减1。当一个对象的计数器为 0 时,即表明该对象是垃圾对象,可以被回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用计数最大的问题在于循环引用的情况。假如两个或多个对象互相引用,它们的计数器则始终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