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技术——电气安全技术(一)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注:、、为重点)电气危险因素是由于电能非正常状态形成的。电气危险因素:触电危险、静电危险、雷电危险、射频电磁辐射危害、电气系统故障、电气火灾爆炸危险等。电气事故(电能形态):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气装置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电击(人体内部的损害):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发生痉挛,严重时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电流分类: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轻微针刺,发麻):男性约为,女性约为。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值():男性约为,女性约为最小值():男性约为,女性约为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T 为电流持续时间,Tc 为心脏周期。①T>Tc,室颤电流;②TWTc,室颤电流;③TV 只有发生在心室易损期,以上引起心室颤动;④电流直接流过心脏,数十微安即可导致心室颤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有关。工频电流伤害最重。最危险的电流途径是:左手到前胸。人体阻抗:皮肤阻抗、体内电阻。>皮肤阻抗:决定于接触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温度等。>注:工频条件下皮肤电容忽略不计,将人体阻抗看作纯电阻。>体内电阻:基本可看做纯电阻,主要取决于电流途径和接触面积。单相电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以上。对于集中式接地体,离接地体处的对地电压接近于零。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A 电流灼伤: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越大,灼伤越严重。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电弧烧伤:指由电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弧光放电温度高达数千度,可造成大面积的深度烧伤。严重时能将机体组织烘干、烧焦。电弧烧伤既可以发生在高压系统,也可以发生在低压系统。电烙印:电流通过人体后,在皮肤表面接触部位留下与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斑痕,如同烙印。斑痕处皮肤呈现硬变,表层坏死,失去知觉。皮肤金属化: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内部所造成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