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老年性高血压的概念•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老年性高血压主要特点:(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脉压差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30-40mmHg。一般大于4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在老年患者中脑血管病变较常见,应注意筛查评估,若患者存在≥70%的双侧颈动脉狭窄伴有严重颅内动脉狭窄,过度降压治疗可能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4)恶性高血压罕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5)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20%(即杓型血压节律)。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反杓型),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6)诊室高血压又称为白大衣高血压。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诊室高血压更为多见,易导致过度降压治疗。因此,对于诊室血压增高者应加强监测血压,鼓励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是否存在诊室高血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7)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果老年人血压在短时内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难以控制,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可导致或加重老年人的高血压,表现为夜间睡眠及晨起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还应注意由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的高血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老年性高血压的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两类。不可改变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可改变危险因素主要由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饮食因素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已达12克/天。北方人吃盐是南方人的8...